教育資訊

首 頁教育資訊 — 正文

政産學研聯動 推進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建設

發布時間:2011-03-04  發布作者:  點擊數:


張文棟

研究生教育在建設創新型國家和高校産學研合作活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國務委員劉延東在2010年舉行的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會議上,明确要求研究生教育必須有效提升對區域發展的支撐能力,山西省建設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的初衷與國家對研究生教育的要求是完全吻合的。早在2006年,山西省經濟委員會、山西省産學研工程領導組、山西省教育廳、山西省學位委員會就聯合啟動了校企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的建設,目前太原理工大學已經建成5個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數量位居全省之首。這種政府主管部門牽頭,各企業、高校積極參與的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建設模式對于地方高校開展産學研合作、推進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開展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政府參與建設校企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的必要性
近年來,我國研究生教育快速發展,招生規模與在校生人數迅速增加,與之形成鮮明反差的是:生均培養經費、生均科研經費、生均教學資源、畢業生就業率逐年減少或降低,研究生教育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小。同時,教育目标比較單一、人才培養的适應性不強、學術型碩士生規模過大的問題日益突出。為解決上述問題,就需要盡快将研究生培養與社會需求有機對接,大力發展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
廣泛吸引外部資源、積極開展校企合作、豐富和改革研究生培養模式、在産學研合作中形成開放的研究生培養格局,無疑是破解困局、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徑。當前全國各省市、各培養單位建設的校企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研究生培養基地便是這一方面的有益嘗試,而具備行政監督職能的政府部門的積極參與有利于将這種嘗試落到實處、産生效益、形成機制。
1.有利于産學研合作赢得理解、獲取支持
政府主管部門主動參與産學研合作和研究生培養,能夠深入地了解校企雙方的需求和合作的難點與細節問題,進而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在“産學研”前面加上一個“政”字,就是要讓政府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把好政策導向,用好國家的錢。
2.有利于提升産學研合作的層次和水平
沒有政府部門參與的産學研合作往往依賴于學校導師與企業負責人的私人關系,這就必然導緻很難上層次、上水平。政府部門的主動參與有利于實現多學科的集中攻關,有利于研究工作和人才培養的有序開展,同時也将使現有的校企合作活動陽光化、制度化、規範化。
3.有利于實現校企雙方資源的優化配置
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就好像是科研選題,接好了、選對了,就容易沿着正确的方向産生理想的結果。學校對學科情況有發言權,企業對産業的狀況了如指掌,而掌握詳細信息資源的政府主管部門的參與則使校企聯姻省去了中間環節,雙方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各自優勢,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導師和研究生總能找到最适合發揮自身專長的課題,企業也總能找到技術創新活動的最佳合作夥伴。
4.有利于産學研合作考核工作的開展,進而形成長效機制
産學研合作能不能長期、深入進行,企業技術創新項目能不能按時完成,用于創新中心研究生培養的資金能不能及時到位,監督、考核機制很重要。政府主管部門的參與将使長效機制、激勵機制的建立成為可能,同時也将激發創新熱情,穩定研究人員隊伍。
5.有利于增強企業參與研究生教育的使命感和主動性
培養高素質的拔尖創新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首要任務,而技術創新又是企業革新工藝、競争生存的重要手段,兩者孰輕孰重是擺在創新中心建設者和管理者面前的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政府部門的參與有利于使企業站在人才強國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高度,真正實現技術創新活動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雙重目的,在創新中心建設中既不急功近利、拔苗助長,又不敷衍了事、輕視懈怠。
總之,政産學研聯動,将克服以往創新資源分割、研究生創新活動封閉的弊端,把高校的實驗室、儀器設備、人力資源展示出來,把企業的技術需求、研究方向排列出來,按照政府部門的發展規劃與目标,實現點對面、面對面的無縫對接,進而以合作開發、委托開發、共建研發項目為平台開展研究生培養工作。
二、政産學研聯動的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建設
1.實施背景
作為最新設立的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山西省改革發展的任務很重,如何實現能源資源大省的發展轉型,是最現實最緊迫的課題;如何實現綠色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是社會的關切和群衆的期盼,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很多,這就迫切要求山西各高校研究生教育走出校園,主動與企業對接,在服務社會、提供人才智力支撐方面作出更大貢獻。
太原理工大學作為山西省唯一一所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其發展興旺始終與區域經濟發展唇齒相依、相互促進,是區域内高素質創新人才成長的基地和研發高新尖端技術、産品的源頭。“山西轉型跨越發展,研究生教育怎麼辦?”作為學校管理者,我們的回答是:秉承學校一貫的辦學傳統和理念,進一步彰顯特色和優勢,繼續深化産學研合作,以服務求支持,靠貢獻謀發展。
新形勢下,山西轉型跨越發展對研究生教育的要求和地方“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的角色定位在認識層面不謀而合,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全面對接的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自然而然便成為政、産、學、研各方的共同選擇。
2.指導思想
充分發揮高校的學科優勢,始終堅持研究生教育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注重瞄準區域、行業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需求,以突出應用性研究、深化産學研合作、加強科技創新為主線,進一步明确基礎性研究與應用性研究并舉、以應用性研究為主的工作方針,堅持以服務求支持、靠貢獻謀發展的理念,通過校企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的全面建設,使研究生教育在健康和諧發展的進程中全面服務于山西省的轉型跨越發展。
3.工作思路
在山西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山西省教育廳的共同指導下,将山西省的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創新中心納入各級各類研究生的培養體系,注重發揮企業技術帶頭人的實踐經驗,調動企業培養人才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生産一線提高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各企業技術創新中心按照“培養學生為主、項目研究為輔”的思路開展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建設工作;力争使現有的校企合作活動陽光化、制度化、規範化,力争使此項工作成為破解科研成果轉化率低這一難題的有效途徑。
4.建設目标
确保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全部進入中心從事課題研究;根據課題需要,吸收一定比例的博士研究生進入中心從事高水平課題研究工作;到2011年,進入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的研究生人數至少達到有關學科當年招收碩士研究生總人數的30%;到2012年使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成為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主渠道,進而形成涵蓋各類研究生的開放的、立體式的研究生培養格局。
5.總體規劃
從2007年到2012年的5年間,太原理工大學将完成學科群與山西省“十一五”期間重點推進的“八大支柱産業”(煤炭、煉焦、冶金和電力四大傳統支柱産業及煤化工、裝備制造、材料和旅遊四大新支柱産業)的對接,依次建成表1中的10個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

表1 太原理工大學校企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整體規劃

  中心名稱 對接産業 涉及學科 備注
1 煤礦裝備 裝備制造 機械工程 已建成
2 煤礦工程 煤炭 礦業工程 已建成
地質工程
3 金屬材料及冶金 冶金 材料科學與工程 已建成
冶金工程
4 新材料 新型材料 材料科學與工程  
化學工程與技術
土木工程
5 能源産業 煤化工 化學工程與技術  
焦化 環境工程
6 電力産業 電力 電氣工程  
熱能工程
7 土木工程 建築 土木工程 已建成
旅遊 建築學
新型材料 設計藝術學
8 紡織工程 消費品 紡織工程  
設計藝術學
9 信息技術領域 工業信息化 信息與通信工程 已建成
控制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0 水資源科學利用 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  
農業工程
市政工程

三、階段性成果
從2007年開始,太原理工大學在山西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省教育廳的具體指導下,與省内西山煤電集團、山西焦煤集團、太原重型機械集團、山西建工集團、太原鋼鐵集團等20家大型企業的國家級、省級技術中心聯合成立了5個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幾年來,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在切實推進科教興晉戰略,加強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力度,發揮校企雙方技術人才優勢,深化産學研合作機制與内容等發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1.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了急需的智力支撐
學校導師和研究生是企業技術創新的生力軍,導師的理論知識基礎和年輕人的蓬勃朝氣是提高企業研發效率的倍增器。以首批建成的煤礦裝備、煤礦工程兩個省級校企聯合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為例,2007年成立以來,已先後與省内外10餘家大型企業進行了近百項技術合作,多項創新型技術應用于企業生産過程,其中,“液壓沖擊破碎防堵裝置研究”“變頻控制的繩牽引免換裝軌道運輸系統”等技術通過鑒定達到國内或國際領先水平。此外,創新中心各組成單位還聯合成功申報了總經費4000餘萬元的國家“十一五”重點支撐計劃項目,共同組建了“山西省礦山機械CAE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采掘機械裝備國家實驗室”。
2.為研究生培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自2007年太原理工大學開展校企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建設以來,山西省教育廳每年在“高等教育強校工程”中拿出30餘萬元專門用于學校的創新中心建設,同時在省級教改項目審批、研究生創新項目審批中予以重點傾斜;山西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安排各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每年為創新中心提供專門的項目需求清單,每年安排不低于100萬元的人員津貼和創新中心運行費用。創新中心在學校和企業均設有工作站,為研究生提供課題研究必備的場所及設備;共建企業為進入中心的研究生提供生活補助、發放津貼,同時還有與業績挂鈎的獎勵制度,極大激勵了研究生的創新熱情;學校導師在校企合作中的成長進步和企業技術帶頭人的實踐經驗都使研究生受益匪淺。
3.研究生實踐能力突出,創新中心經曆成為就業的“金字招牌”
進入創新中心的研究生的課題都來源于共建企業的生産一線,一年多的企業技術研發經曆使研究生的工程實踐能力、科研能力、創新能力都有較大提高,同時他們也對企業的生産運行、管理手段、市場前景、設計規範、設計方法、先進設備等都有較為全面的了解。正是基于以上優勢,這些研究生在就業市場上格外搶手:相當一部分研究生直接留在共建企業工作,另有一些研究生由于具備在創新中心工作的特殊經曆,被免去面試環節而直接進入簽約階段。截至2010年,學校的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已經輸送出了2屆共計162名碩士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100%,表2是機械工程學科2009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統計表,從中可以看出創新中心(此處指“山西省煤礦裝備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裡走出的研究生就業優勢明顯。

表2 機械工程學科2009屆碩士研究生就業情況統計表

類别 人數 協議 合同 定委 升學 其它 就業率
非創新中心的研究生 210 125 10 22 16 37 79.21%
創新中心的研究生 30 30     3   100.00%

4.“引鳳來巢”,吸引了一大批企業主動參與創新中心的建設
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在輔助企業技術創新、培養和輸送應用型專門人才方面取得的成績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許多企業主動來校或者聯系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商洽共建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事宜,校内的許多學科也主動向學校提出了建設創新中心的申請。2010年8月以來,太原理工大學先後與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潞安集團、天脊集團、太重集團、山西建築工程(集團)總公司、中化二建集團、山西省焦炭集團、中鐵十二局集團、山西國際電力集團等大型企業簽署了長期合作框架協議,直接催生了信息技術領域、土木工程、鋼鐵材料及冶金3個第二批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的批準、挂牌。
5.輻射帶動了整個學校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工作
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的共建各方不僅以實際行動為推動山西轉型跨越發展作出了積極的努力,也為推動學校發展奠定了新的基礎。大批教師走出實驗室,投身企業生産一線,與研究生一道找項目、克難題,彰顯着百年老校“服務山西經濟建設最緊密”的辦學特色。學校研究生教育也一改幾年前的舉步維艱,邁上了以科研為主導、以培養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為目标、注重利用校内校外兩種資源、多種研究生培養模式并舉的新路子。
四、政産學研聯動中的若幹問題和對策
1.政府部門對創新中心的考核
山西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是各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的上級主管部門,為保證創新中心建設有序推進,各共建企業認真參與,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的年度考核統一由省經信委按照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的有關指标體系進行考核。除此之外,山西省教育廳在評選表彰“優秀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的同時,還要向有關研究生頒發“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學習實踐證書”;對進入創新中心工作的學校導師,其年度考核将結合企業實際情況,以申請發明專利、完成産品設計或為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及其在創新中心所培養的研究生的數量和質量、從事的研究工作的業績及相關成果來進行考核。
2.知識産權問題
産學研合作必然産生知識産權問題,小到論文署名、成果排序,大到專利申請、資金分配、成果歸屬,處理不好就會影響進一步的合作。我們的做法是在研究生介入開展技術攻關前校企雙方相關人員(包括導師)先進行知識産權方面問題的磋商,對研究工作可能會産生的一切知識産權載體一一加以說明,形成書面備忘錄。實踐表明,這一做法很好地保障了校企雙方的權益,創新中心建設也真正實現了互利共赢。
3.研究生培養的階段性與企業技術攻關的持續性之間的關系
碩士研究生學制一般3年,具體到做課題的時間最多也就1年左右,而企業技術攻關課題短則兩三個月,長則一兩年甚至更長。顯而易見的問題是:一些研究生剛進入課題研究,工作就結束了,造成工作量不飽滿;另一些研究生在學業結束時所從事的課題研究還沒有完成,造成企業技術研發中“人才斷檔”、“青黃不接”。工作量不飽滿的問題可以通過在開題前增加評估環節,或者在課題研究的總結提煉上下功夫予以解決;“青黃不接”則需要在創新中心的管理模式上予以完善:例如已經預期到研究生在畢業前完成不了課題研究,可以考慮讓其他研究生提前介入,以完成後續研究,這個方面的課題已經由山西省教育廳在2010年教改項目中予以立項資助。
4.進入創新中心的研究生的學位授予标準
對于碩士學位的授予标準,普遍的做法是要求在完成課程、學位論文的基礎上發表學術論文,對論文署名也有嚴格要求。但從事企業技術創新的研究生其成果可能是研究報告、專利或者獲獎,其署名單位、署名次序可能也不符合學校的要求,這就需要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專門對創新中心的研究生單獨制定學位授予标準,同時創新中心也要做好成果界定工作。太原理工大學針對進入創新中心從事研究和創新工作的在讀研究生,一般不再以其在讀期間是否發表學術論文作為唯一考核指标,研究生在參加企業的新産品、新工藝、新技術研發及關鍵、共性技術攻關過程中,取得的發明專利、産品設計或高水平課題研究報告,可作為衡量其能否畢業、授予學位的主要指标。
5.對創新中心管理模式、運行機制的研究
創新中心的共建企業往往不止一家,且地域分布較廣,例如煤礦裝備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便是由太原理工大學與分布在山西各地的五大煤電集團共同建設的,研究生進出中心頻繁,日常管理事務繁雜,實行網絡信息化管理是必然要求。此外,研究生培養的管理層級也相應增加了省經信委和省教育廳,建立學校研究生部、各有關學科、政府部門、共建企業共同參加的定期協調機制是創新中心各項工作健康發展的基礎和保證。


參考文獻
[1] 劉平,張煉. 産學研合作教育概論[M]. 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7.
[2] 魏進平.地方高校研究生培養模式——産學研合作教育的探索[J]. 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8(9):65-68.
[3] 周葉中. 目标轉換與模式重構:我國碩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4):57-60.
(選自《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年第1期)

關閉

研究生院
青春湖小研

澳门金莎-澳门金莎娱乐网站-手机版 版權所有!

地址:武漢市武昌區友誼大道368号 郵編:430062

電話:027-88661191  郵件:yjsc@hubu.edu.cn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