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凱
一、作為人才培養新途徑的前沿講座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更新人才培養觀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牢固确立人才培養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養信念執著、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更新人才觀念,改革人才培養體制,提高人才培養水平;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多種培養模式[1]。
研究生教育是最高層次的教育,肩負着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大批拔尖創新人才的重要使命[2]。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是一所以培養研究生和從事教育科學研究為主的研究型學院,近年來該院在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探索多種培養方式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積極的探索,其中的一項重要的創新性經驗是舉辦教育研究前沿講座。自2001年秋季學期起,北京大學教育學院舉辦“北大教育論壇”系列講座,廣泛邀請國内外知名學者就教育研究中的理論、方法或實踐問題作前沿性的學術報告。“北大教育論壇”一般每兩周舉行一次,每學期舉行9~11次。
據統計,僅在2006年秋季學期至2010年春季學期4學年内,“北大教育論壇”舉行91場前沿講座,邀請96位海内外知名學者作報告,參加論壇的校内外師生總計達3600餘人次。“北大教育論壇”向校内外開放,每次講座信息都在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全體師生中發布,并在北大學術信息網、北大講座網等網絡媒體發布,還通過多種渠道發給校内相關院系和在京兄弟院校的教育學院(系、研究所)。目前,“北大教育論壇”已經成長為國内一個比較知名的講座品牌,在教育學術界具有重要的影響,并且受到了海外學術同行的關注。以“北大教育論壇”作為主題詞,可以在Google搜索到多至330萬條網頁信息。
“北大教育論壇”的系列前沿講座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活躍了論壇舉辦單位的學術氣氛,促進了中外學者之間、北大與兄弟院校之間、校内不同院系之間、教育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學術交流,更重要的是拓寬了研究生的學術視野,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為了鼓勵更多的研究生踴躍參加“北大教育論壇”,接觸前沿知識,開闊學術視野,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學術委員會決定從2010年秋季學期起,将“教育研究前沿講座”(分I、II、III三級)作為學院所有學術型專業一、二年級碩士生的必修課,作為三年級碩士生和博士生的選修課。每名研究生隻要在一學年内(每學年通常舉行18~22場講座)參加9次或9次以上的“北大教育論壇”講座,并完成負責教師布置的有關作業,就可以獲得這門1學分課程的成績。“北大教育論壇”從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的第二課堂發展為一門正式的課程,充分體現了教育研究前沿講座對于拓寬研究生學術視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意義。正如《北大講座》叢書封底所言:“講座是北大最别緻的一道校園風景。講座如果在大學裡消失,校園文化便會成為戈壁上的涓涓細流,雖澄澈,但孱弱且短暫。并且,講堂上智慧的閃光不應隻局限于校園,而應該走出去,給所有愛智慧的人以聆聽大師教誨的機會,去親身體會細流是如何變成洶湧的波濤奔騰至海的。” [3]為了使“北大教育論壇”惠及更多的讀者,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決定分期精選“北大教育論壇”講座,納入《北大講座》系列書籍之中,兩年一輯,分批出版。《北大講座》(教育卷第一輯)精選了26場經作者審定稿件的講座,2010年10月已經正式出版。第一輯的作者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長韋钰院士,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闵維方教授,以及荷蘭皇家學會會員、阿姆斯特丹大學喬普·哈托格(Joop Hartog)教授等26位海内外知名學者[4]。
二、前沿講座對研究生了解知識前沿的促進作用
講座是由本校教師或校外學者通過報告會向學生講授與學科有關的知識或新的研究進展,以擴展他們知識的一種教學活動形式。講座特别是前沿講座最重要的作用是,促使學生了解所在學科或相關學科領域的前沿知識,掌握最新的研究動态。聘請國内外專家與研究生進行近距離的學術交流和探讨,是“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學科前沿,并在學術交流和學術碰撞中拓展視野,産生靈感,碰撞出智慧火花”的一種方式[5]。進一步說,“(研究生的)研究若想有所創新,就需要對學術前沿動态保持密切的關注,培養自己的學術敏感性”[6]。
“北大教育論壇”舉行的前沿講座内容豐富、題材多樣,既有教育學學科性質、教育活動中的主客體關系、教育曆史人類學、大學的理性之類的理論問題,也有高校貸款、高考改革、本科教學評估、《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解讀之類的實踐問題;既有關于學術傳統、私立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大衆化等的中外比較研究,也有對科舉制度進行評價的曆史研究;既有采用哲學方法、曆史方法、定量方法、質性方法或其他具體方法完成的研究,也有對教育研究方法論和學位論文寫作的研究。下文将以其中幾次有代表性的講座為例,闡述教育研究前沿講座涉及的廣泛範圍和學術前沿。
東南大學學習科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協副主席韋钰院士長期從事電子學和生物電子學研究,在生物醫學成像理論、金屬無損檢測理論技術,特别是超聲成像、使用計算技術的超聲回波探傷系統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先後任東南大學校長、教育部副部長等職。她關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小學科學教育,以及認知科學研究及其在教育中的應用。韋钰院士在題為“心智、腦和教育”的特别講座中,指出我國非常需要基于實證的教育科學研究,闡述了腦科學研究的世界性趨勢以及這一趨勢對教育和教育研究的重要性,介紹了東南大學學習科學研究中心的研究進展,并對“心智—腦—教育”之間的複雜關系、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做中學”科學教育實驗項目等問題發表了精辟獨到的見解。這次講座吸引了北京大學校内外百餘名師生參加,報告結束後引起了經久而熱烈的讨論[7]。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安大略教育研究院許美德(Ruth Hayhoe)教授是一位國際知名漢學家、比較教育學家,先後在加拿大、香港、英國、中國内地的高校學習、任教,精通中文,熟悉中西高等教育的曆史和現狀,在中國教育和中西教育比較研究領域著述甚豐。在“中國學術傳統的特點與價值”講座中,她分析了歐洲大學的核心價值觀、知識模式的發展和演進過程,并将中國高等教育機構的模式與西方進行對比分析;她還反思了中國近代大學的演進過程,得出了中國學術的傳統價值觀和模式可能将對21世紀全球高等教育發展産生重要作用的結論。許美德教授以掌握多門語言、跨文化背景和豐富的教育閱曆為基礎,為參加講座的研究生上了生動的一課,為他們認識中國學術傳統的特質及其與西方學術傳統的差異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8]。
此外,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在“以學習求發展”講座中,對終身學習與人的全面發展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獨到的分析;中國教育學會教育法律與政策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勞凱聲教授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進行了深入的解讀,對公立中小學和高校的法律地位提出了獨樹一幟的觀點;荷蘭皇家學會會員、阿姆斯特丹大學喬普·哈托格教授采用複雜的計量經濟學方法,發現大學生能夠預測自己畢業後的起薪,這一研究發現在教育經濟學、勞動經濟學領域填補了空白;東京大學教育學院前院長金子元久教授立足中日比較的視角,采用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的分析方法,對兩國高等教育大衆化發展路徑、導緻大衆化啟動和加速的影響機制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問題進行了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深入分析;香港大學教育領導研究中心前主任黃錦樟副教授對西方教育領導理論的脈絡和各主要理論的要點作了系統的梳理,并且從中國文化注重“實踐理性”的角度進行了深刻的反思[4]。
諸如此類的精彩講座,為參加“北大教育論壇”講座的研究生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同學們紛紛表示參與這些講座豐富了他們的知識,拓寬了他們的視野。許多畢業研究生反映,他們在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的三年或四年學習期間,最大的收獲之一就是聽了許多精彩的講座,對一些重要講座的内容和觀點将終身銘記。
三、前沿講座對研究生掌握研究方法的促進作用
任何科學的發展都有一個方法問題,并且随着科學的不斷發展,研究方法變得越來越重要;每一項重要科學成果的取得,總是伴随着研究方法的突破和創新,科學發展與研究方法的發展相輔相成、相互促進[9]。對教育和社會科學類研究生而言,學習和掌握研究方法十分重要。研究生掌握了所在學科要求的主要研究方法,就掌握了研究問題的一般程序和規則,有利于增強分析研究問題的科學性、規範性和解釋力,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并且為将來的研究工作奠定堅實的方法基礎。在2006年秋季學期至2010年春季學期舉行的“北大教育論壇”講座中,至少有7場講座主要探讨教育研究的方法問題。這些講座涉及質性研究方法、叙事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方法、曆史人類學方法、詞頻分析方法,還涉及如何做博士學位論文研究等等。
例如,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教育學院名譽院長闵維方教授應邀做了“如何做博士論文”的講座。闵維方教授結合他本人在斯坦福大學攻讀哲學博士學位(教育經濟學)的切身經曆和他所見到的幾篇博士學位論文研究或成功或失敗的實際材料,從論文選題、文獻綜述、建立理論框架、研究設計、實證分析、研究結果解釋、得出研究結論七個方面向參加講座的師生介紹如何做好博士學位論文研究。在這七個方面中,他重點分析了論文選題和建立理論框架兩個問題。講座者特别強調,學術研究是一個循環往複的知識積累過程,博士學位論文的貢獻在于為人類知識的積累添磚加瓦;做好博士學位論文的關鍵是要在博士生階段接受嚴格、系統的學術訓練,夯實學術基礎,唯其如此,才能選擇好的研究題目,完成高質量的博士學位論文[10]。
此次講座有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教育專業博士學員以及部分碩士生和青年教師,還有來自校内其他院系和兄弟院校的聽衆,一共有80餘人參加。多位已經畢業的博士生和教育專業博士學員在接受訪談時表示,闵維方教授的這次講座使他們獲益良多,幫助他們明确了一篇博士學位論文是什麼、應當達到怎樣的标準、包括什麼樣的基本結構,并且對從選題、做文獻綜述、建立理論框架到設計研究、選擇研究方法再到解釋研究結果、得出研究結論等整個研究過程有了清晰的了解。幾位博士畢業生不約而同地表示,正是由于聽了這場講座,自己在做博士學位論文研究時“思路更清晰了,研究過程更順利了”,特别是在選題和構建理論框架時“少走了許多彎路”。
又如,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龍迪副研究員結合自己在香港中文大學的獲獎博士學位論文《中國家外兒童性侵犯家庭經驗探索性研究》的研究經曆,做了題為“多樣化的資料,多樣化的手法——質性資料分析策略”的講座,分享了自己的研究體會。她還提出了與在質性研究領域占主導地位的“紮根理論”不同的觀點,認為在質性研究中同樣需要理論背景和理論框架。這一講座深受參加講座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師的歡迎[11]。清華大學副校長、教育研究院院長謝維和教授以自己承擔的教育公平研究為例,評析了詞頻分析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運用以及相關的方法論問題,受到參加講座的研究生的極大歡迎,并引起了熱烈的讨論。
從國際上看,量化研究方法和質性研究方法是目前占主導地位的兩種教育研究方法,有的教育研究者傾向于采用量化研究方法,有的教育研究者則傾向于采用質性研究方法,将兩種研究方法結合起來使用的教育研究為數甚少[12]。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徐建平教授是國内心理學界、教育學界較早倡導并采用混合方法(mixed method)研究的學者,他應邀在“北大教育論壇”做了一場題為“教育科學研究的第三種範式——混合方法研究及應用案例分析”的講座。他的講座系統地回答了下述問題:混合方法研究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研究類型?它與現在大家熟悉的量化研究和質性研究有什麼樣的關聯?這種研究範式有什麼樣的優缺點?在研究中如何具體操作和應用?他對這種“第三範式”的研究類型進行了探索,并結合一些研究案例包括他本人做過的教師勝任力研究,闡述了混合方法研究的具體應用[13]。一些研究生對徐建平教授介紹的混合方法研究饒有興趣,并在這一講座後嘗試采用混合方法開展學位論文的研究。
四、前沿講座對研究生樹立跨學科意識的促進作用
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在其卓有影響的研究報告《教育的科學研究》(Scientific Research in Education)中指出,教育研究具有三個基本特點,即跨學科、倫理關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育研究具有跨學科特點的原因在于,教育是一種充滿了多樣性和複雜性的活動,多學科的視角能增進人們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例如,經濟學、發展心理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組織社會學、文化人類學、政治學等學科對教育研究均有各自的優勢和适合的研究問題[18]。考慮到教育研究的跨學科特點,“北大教育論壇”主管領導和組織者高度重視這一論壇的跨學科性,積極邀請一些關注教育問題的其他學科學者為“北大教育論壇”作學術報告。
以2010年春季學期為例,在該學期舉行的9場“北大教育論壇”講座中,有4場講座為舉辦單位和教育學科以外的學者主講,其中一位講座者來自北大其他院系,兩位來自國内兄弟院校,一位來自國外高校。這4場講座的題目、講座者分别為:
1.“公正感與學術生态:關于大學學術環境的一個探讨”——北京大學哲學系韓水法教授
韓水法教授主要從事西方哲學和政治哲學研究,但他一直關注大學和大學教育,在大學教育研究方面出版了包括專著《大學與學術》在内的衆多著述。韓水法教授在講座中指出,大學作為學術共同體,自有其學術生态,個人内在的公正感以及對公正的要求與大學學術生态之間存在複雜而内在的關系。由于中國學術界缺乏基本學術規範的強約束,起支配作用的是各種“潛規則”或不以學術能力為主的“叢林規則”,導緻學術生态惡化,人們難以感受到學術公正,公正感在學術領域相當匮乏。在這種情況下,支持人們從事學術活動特别是長期從事學術活動的内在動力,就成為一個亟待研究的問題。韓水法教授深厚的哲學底蘊、敏銳的問題意識和犀利的批判風格,給參加講座的研究生以強烈的沖擊,引起了他們的共鳴。
2.“教育與收入分配:中國的經驗”——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李實教授
李實教授是著名發展經濟學家、勞動經濟學家,在居民收入分配、教育與收入分配研究領域也素有研究。李實教授在講座中指出,教育與收入分配互為因果關系,二者之間的相互影響既可能造成一個社會的良性循環,也可能帶來惡性循環。教育發展與教育機會的不均等對收入分配産生了很大的影響作用,而收入差距擴大反過來會帶來個人受教育機會和人力資本積累的更大差異。他的大規模定量研究證實,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市場化導緻了個人教育收益率的不斷提高,但是個人受教育機會的差異性沒有明顯的改變,從而導緻教育及人力資本對收入差距的影響越來越大。李實教授報告的研究嚴謹、規範,數據可靠,給參加講座的研究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雙轉型下的中國就業能力提升戰略”——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曾湘權教授
著名勞動經濟學家、人力資源管理專家曾湘權教授在“北大教育論壇”講座中提出,在“雙轉型”(從傳統的農業向工業和服務業轉型,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大背景下,我國勞動力市場中的結構性矛盾,以及由此所産生的就業能力提升問題顯得尤為突出。大學生就業能力與企業需求存在明顯差異是導緻其就業困難的重要原因。當前高校的培養目标、教學内容和教師構成等方面均與企業需求實際存在較大的脫節,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之間在就業能力問題上存在較大的認知差異。因而,有必要采取多種有效的措施,推動勞動者就業能力提升國家戰略的制定。曾湘權教授的這一講座對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研究生了解中國就業和畢業生就業的狀況,對于他們的學習、未來職業規劃乃至如何做人都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4.“多重邏輯下的制度變遷:一個分析框架” ——美國斯坦福大學社會學系周雪光教授
周雪光教授是著名的華人社會學家,其專著《組織社會學十講》為國内社會學、管理學學科的研究生所熟知,并且是這兩個學科和相關學科廣泛使用的研究生教材和重要參考書。他的講座力圖解釋中國社會正在發生的制度變遷現象,強調制度變遷過程中的多重制度邏輯及其相互作用。周雪光教授指出,制度變遷的軌迹和方向取決于參與其中的多重制度邏輯及其相互作用,我們需要在多重制度邏輯的相互關系中認識各自的角色,在行動者群體間互動中解讀制度邏輯的作用,并關注制度變遷的内生性過程。他以2000~2008年華北地區一個鄉鎮中村莊選舉制度的演變曆程為個案,闡述了這一分析框架所提出的研究課題、分析概念和理論思路。
前三位學者的講座内容與教育問題密切相關,分别從哲學、經濟學、勞動科學的角度審視或深入剖析了我國教育領域的某個重要問題,提供了教育學科之外的獨特視角,促使教育學研究生體會和理解多學科視角在教育研究中的重要意義。他們深切地感到,在分析和研究教育問題時,其他學科提供了教育學科所不能提供的理論和視角;對于有些教育問題,如果能進行跨學科研究,分析和研究就會更加透徹,更有深度,更具解釋力。周雪光教授的講座内容雖然與教育不直接相關,但是他特有的社會學視角對教育學研究生同樣具有深刻的啟迪意義。參加他的講座的教育學研究生普遍反映,這一講座促使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社會學中的制度理論,增強問題意識,啟發他們學會如何分析真實社會世界的問題、尋找有意義的研究問題和建立适切的理論框架。建立理論框架,恰恰是許多研究生在畢業論文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難題之一,因而這次講座對他們來說不啻為一場學術上的“及時雨”。
參考文獻
[1]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R].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8-29, 37.
[2]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報告課題組.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報告1978~2003[R].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序言.
[3] 《北大講座》編委會. 北大講座(第20輯)[G].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封底.
[4] 蔣凱,沈文欽. 北大講座:教育卷(第1輯)[G].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5] 譚寨璐. 關注研究生學術成長[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01(10):46.
[6] 肖川,胡樂樂. 論研究生學術能力的培養[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1(9):3.
[7] 韋钰. 心智、腦和教育[G]. 蔣凱,沈文欽. 北大講座:教育卷(第1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1-26.
[8] 許美德. 中國學術傳統的特點與價值[G]. 蔣凱,沈文欽. 北大講座:教育卷(第1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222-241.
[9] 裴娣娜. 教育研究方法導論[M]. 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4.
[10] 闵維方. 如何做博士論文研究[G]. 蔣凱,沈文欽. 北大講座:教育卷(第1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71-87.
[11] 龍迪. 多樣化的資料,多樣化的手法——質性資料分析策略[G]. 蔣凱,沈文欽. 北大講座:教育卷(第1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88-102.
[12] 蔣凱. 涵養科學精神——教育研究方法論的省思[J].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41(1):63-65.
[13] 徐建平. 教育科學研究的第三種範式——混合方法研究及應用案例分析[G]. 蔣凱,沈文欽. 北大講座:教育卷(第1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103-114.
[14]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Scientific research in education[M]. 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ic Press,2002:91-93.
(選自《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年第3期)